2023年7月31日-8月1日,“山東大學綠色能源與資源交叉學科青年學術沙龍”在山東人才大廈舉行。本次沙龍由機械工程學院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共同舉辦,聚焦“綠色能源與資源”,設有“綠色能源”、“綠色低碳資源轉(zhuǎn)化”、“先進裝備與人工智能”三大專題,旨在分享綠色低碳前沿理論-技術-產(chǎn)業(yè)交叉融合經(jīng)驗,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平臺,推動學校創(chuàng)新能力提升和“雙一流”建設。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萬熠、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文龍、山東人才發(fā)展集團人才科創(chuàng)公司科創(chuàng)服務部部長孟雪,機械工程學院、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、化學與化工學院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、齊魯交通學院、軟件學院、環(huán)境科學與工程學院、土建與水利學院等8個學院的18位優(yōu)秀青年學者及30余名研究生參加此次沙龍。

萬熠代表機械工程學院致歡迎辭,期望各位學者以此次沙龍為橋梁紐帶,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,在科學基礎研究領域、產(chǎn)業(yè)技術實踐領域搭建交叉融合交流平臺,解決大問題,形成大成果。王文龍代表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致歡迎辭,表示各位青年學者要分享科技前沿動態(tài)、先進理論技術、工程實踐與交叉融合理念,助力形成山大新的學科優(yōu)勢和特色。同時指出,本次沙龍也與“綠色能源與資源國際會議暨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(GER)期刊編委會會議”形成了良好互動,期待各位青年學者更多支持山東大學GER期刊建設。孟雪介紹了山東人才發(fā)展集團的情況及人才支持政策,表示將與山東大學青年才俊們開展更多合作,促進人才發(fā)展。

上午的報告主題為“綠色能源”、“綠色資源轉(zhuǎn)化”,由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研究員李敬偉主持。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徐立強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鳳龍(由湯云祥博士代替)、機械工程學院學術副教授玄曉旭、環(huán)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倩和趙珊分別在新型電池材料設計與應用、CO2轉(zhuǎn)化低碳燃料、水體新型污染物控制等方面作了學術報告。

下午的報告主題為“減污降碳技術”、“先進裝備與材料”、“人工智能與先進診斷”,由機械工程學院學術副教授玄曉旭主持。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研究員王旭江、齊魯交通學院教授凌一峰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高通、軟件學院研究員盧憲凱、土建與水利學院副研究員劉其方分別在低負碳膠凝材料/混凝土、先進鋁合金材料、視覺大模型、鋼筋銹蝕機理及診斷方面作了學術報告,機械工程學院副研究員孫遜分享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心得,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師劉樹帥分享了材料微觀表征方法,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研究員張新雁介紹了GER期刊情況。

本次沙龍從理論基礎研究、先進技術、工程實踐、產(chǎn)業(yè)化等方面進行了學術交叉分享交流,與會學者就涉及的學術熱點和前沿問題展開了熱烈且深入的討論,增進了青年學者對不同學科研究旨趣的了解,為青年學者開闊了新視野、提供了新視角,將推動基礎實力雄厚、發(fā)展?jié)摿薮?、具有山大特色的新興交叉學科建設與發(fā)展。本次沙龍得到科學技術研究院“山東大學2023年度交叉學科青年學術沙龍”項目的資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