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av毛片-天堂中文最新资源在线-女人高潮私密按摩视频-欧美日本伦理在线观看

劉戰(zhàn)強
發(fā)布時間:2011-10-27 09:05:17    作者:    點擊:[]
姓名 劉戰(zhàn)強 性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出生年月 1969.12
行政職務 威海校區(qū)副校長、機電學院院長
學歷 博士研究生 學位 博士
專業(yè)技術職務及任導師情況  教授,博士研究生導師
所在一級學科名稱  機械工程
所在二級學科名稱  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

 

學術身份

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。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、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、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、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、山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、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、山東省優(yōu)秀博士后。

 

學術兼職

山東省高效切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,高效潔凈機械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(山東大學)副主任。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員,中國金屬切削刀具協(xié)會常務理事,全國刀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。

 

國內外學習和工作經歷

學習經歷

1995.11-1999.06  香港城市大學制造工程與工程管理系,獲哲學博士學位
1991.09-1994.06  山東工業(yè)大學機械工程系,獲工學碩士學位
1987.09-1991.06  山東工業(yè)大學機械工程系,獲工學學士學位

工作經歷

2009.03 – 至今    高效潔凈機械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(山東大學)副主任
2003.10 – 至今    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,博士研究生導師
2002.10 – 至今    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,教授
2001.10 – 2002.09  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,副教授
1999.09 – 2001.09  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,博士后科研人員

 

主講課程

機械工程專業(yè)英語、CAD/CAM/CAE一體化技術、現代制造工程、機械發(fā)明史與機械創(chuàng)造方法(工程)


研究領域
切削加工理論與刀具技術、功能結構設計與增材制造、加工過程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開發(fā)與智能制造


承擔科研項目情況

[1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激光熔覆粉末不銹鋼的切削機理與工藝基礎研究(51375272) ,2014.01-2017.12,正在進行
[2] “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”科技重大專項,基于長服役壽命的航空發(fā)動機典型難加工材料零件高性能切削技術(2014ZX04012-014),2014.01-2016.12,正在進行
[4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:高速面銑刀氣動噪聲產生機理及其拓撲結構優(yōu)化研究(50975162), 2010.01-2012.12,已完成
[5]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(fā)展計劃-973:多場耦合強作用下超高速切削機理研究(2009CB724401), 2009.01-2013.09,已完成
[6] “十一五”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:高速高效刀具切削性能評價與設計技術(2008BAF32B01), 2007.10-2010.8,已完成
[7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:基于應變梯度塑性理論的高速微細切削變形學研究(50675122), 2007.01-2009.12,已完成
[8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:混合智能推理高速切削數據庫的研究(50375089), 2004.01-2006.12,已完成
[9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:基于實例推理的高速切削智能數據庫的建立與開發(fā)研究(50105012),2002.01-2002.12,已完成
[10] 山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:超高速微細切削加工變形學研究(JQ200918), 20010.01-2012.12,已完成
[11] 山東省高新技術自主創(chuàng)新工程專項計劃:高速精密微細5軸加工中心的研究與開發(fā)(2007ZCB01518), 2008.01-2010.12,已完成
[12]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:高速微細切削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(Z2007F03), 2008.01-2010.12,已完成
[13] 山東省發(fā)展和改革委員會技改項目:微細切削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其裝備開發(fā)(魯發(fā)改高技[2006]711號), 2006.01-2007.12,已完成
[14] 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支持計劃:高速切削加工系統(tǒng)的跨尺度研究(NCET-04-0629), 2005.01-2007.12,已完成
[15]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:高速切削加工過程的協(xié)同增強建模與仿真的研究(91054), 2005.01-2007.12,已完成
[16] 山東省優(yōu)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:面向對象的虛擬可重構多生產線規(guī)劃設計與仿真的研究(2005BS05001), 2005.01-2007.12,已完成
[17]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:快速可重構活塞自動生產線的虛擬設計(20040422023), 2005.01-2007.12,已完成
[18]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:高速切削加工過程的集成建模與仿真研究(Y2003F06), 2004.01-2006.12,已完成
[19] 山東省優(yōu)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:面向對象的快速可重構生產線虛擬設計技術的研究與開發(fā)(02BS068), 2002.01-2004.12,已完成
[20]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:鋼鐵及其合金材料的超高速切削加工基礎與技術研究(第27批中博基[2000]23號),2001.01-2002.12,已完成
[21]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:高速切削基礎理論與加工精度的研究及應用(教外司留2000-479), 2000.07-2002.06,已完成


代表性論文

[1] Z.Q. Liu*; X. Ai; H. Zhang; Z.T. Wang. Wear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cutting tools in high-speed face milling.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(2002)
[2] Z.T. Tang; Z.Q. Liu*; Y.Z. Pan. The influence of tool flank wear on residual stresses induced by milling aluminum alloy.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(2009)

[3] X.L. Liang; Z.Q. Liu*; B. Wang. State-of-the-art of surface integrity induced by tool wear effects in machining process of titanium and nickel alloys: A review. Measurement (2019)

[4] Z.Y. Liu; Y.B. Guo; Michael P Sealy; Z.Q. Liu*.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cess sustainability of hard milling with tool wear progression.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(2016)

[5] X.L. Liang; Z.Q. Liu*. Tool wear behaviors and corresponding machined surface topography during high-speed machining of Ti-6Al-4V with fine grain tools.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(2018)

[6] B. Wang; Z.Q. Liu*; Q.H. Song. Proper selection of cutting parameters and cutting tool angle to lower the specific cutting energy during high speed machining of 7050-T7451 aluminum alloy.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(2016)

[7] B. Wang; Z.Q. Liu*. Shear localiza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Johnson–Cook constitutive parameters on serrated chips in high speed machining of Ti6Al4V. 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 (2015)

[8] B. Wang; Z.Q. Liu*.Investigations on the chip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hear localization sensitivity of high-speed machining Ti6Al4V.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(2014)

[9] Q.Q. Wang; Z.Q. Liu*; B. Wang; Q.H. Song. Evolutions of grain size and micro-hardness during chip formation and machined surface generation for Ti-6Al-4V in high-speed machining.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(2016)


授權發(fā)明專利
[1] 顯現鎳基高溫合金已加工表面白層的腐蝕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1110385917.4
[2] 一種用于航空發(fā)動機葉片加工和檢測的夾具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1110268367.8
[3] 整體式全陶瓷螺旋立銑刀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1110267870.1
[4] 一種逐層嵌套梯度功能陶瓷刀具及其制備方法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200910256570.6
[5] 抑制毛刺產生的變刃口圓弧半徑微徑銑刀及其制造方法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1010556328.3
[6] 一種獲取超高切削線速度的方法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0910013904.7
[7] 一種研究金屬直角切削切屑形成的方法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0710017149.0
[8] CVD金剛石涂層刀具的微波等離子退涂、重涂方法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0710013866.6
[9] 基于涂熱電效應的刀具瞬態(tài)切削溫度測試方法(第1發(fā)明人),授權發(fā)明專利號:ZL200610068434.0


獲獎項目

山東省優(yōu)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3年
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(排名第3)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  2012年
上銀優(yōu)秀機械博士論文獎指導教授獎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       2011年
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-MSEC國際會議優(yōu)秀組織獎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 2010年
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(排名第1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  2008年
山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(排名第3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06年
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(排名第2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2005年
山東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(排名第1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2002年


聯(lián)系方式

地址:濟南市經十路17923號,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
郵編:250061
電話:0531-88393206
電子郵箱:melius@sdu.edu.cn

 

上一條:羅云鋒 下一條:任小平

關閉

Copyright ©2017-2020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辦公地址: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7923號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(qū) 郵編:250061 電話:0531-88392608 傳真:0531-88392608 [網站管理]